服務熱線
-
青島農業大學水生生物測量系統投入使用
發布時間: 2020-07-13 點擊次數: 1505次日前,我公司的技術工程師到青島農業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安裝、調試、培訓了水生生物行為分析系統和水生生物呼吸代謝測量系統。
青島農大的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于2012年正式成立,其水產相關學科被列為山東省學科,承擔著多項94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積極與周邊高校、科研院所和科研單位合作,為海洋學子創造了全國超棒的學習科研條件。
海洋是氣候系統儲存能量的主要載體,氣候變化給生活于其中的魚類帶來的影響不可忽視。氣候的變化影響著各大洋的氣候變化模式以及海洋環境要素(海水升溫,海水酸化、富營養化,海水含氧量變化,海洋環流變化等)的變化,這些變化通過對魚類個體的直接作用或生態系統食物鏈傳遞的間接作用影響海洋魚類,包括魚類的生理(生長、繁殖、洄游)、物候、資源量以及分布等,并形成了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
此次海洋學院引進我公司的水生生物行為分析系統和水生生物呼吸代謝測量系統,用于研究水產養殖生物對典型環境脅迫的響應機制,將從行為和代謝這兩個重要方面反應水生生物在當前環境變化(氣候變暖、海水污染等等)下的復雜多樣的耐受、適應、進化等變化機制,以及個體、群體乃至生態系統的生理、生態反應機制。
典型應用案例:
※ 2018年的《Diversity》刊登了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James Cook University)的Taryn D. Laubenstein等的科研論文,該論文闡述了一種重要的海洋經濟魚類-黃尾鰤魚(yellowtail kingfish,Seriola lalandi)在海水酸化、水溫升高等環境變化情況下的代謝特征(耗氧率)和行為特征。
該實驗采用實驗室控制水溫和水體CO2的方式,研究了魚卵孵化、幼魚成長過程,使用Lolitrack動物行為觀測分析系統對魚的行為進行觀測與分析,使用代謝測量系統測量魚的耗氧率,數據進行匯總、統計、分析,研究數據表明:水溫升高對幼魚行為和生理特性的影響大于水體CO2濃度升高;CO2濃度升高確實增加了魚的靜息攝氧率(resting oxygen uptake rates),并且和水溫變化有錯綜復雜的相互關系。他們的研究結果證實了大型中上層魚類(large pelagic fish)對海洋酸化和變暖的反應,提供了新的行為和生理數據并且證實了這些特征之間的相關性,以及這些相關性和魚類適應氣候變化的關系。
※ 澳大利亞珊瑚礁研究中心(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的Adam Habary等在2016年的《Global Change Biology》發表了題為《Adapt, move or die – how will tropical coral reef fishes cope with ocean warming?》的論文,該論文研究了在海洋變暖的影響下熱帶珊瑚礁魚類的有氧代謝和對溫度變化的應激反應,研究結果反映了海洋水溫變暖的背景下,魚類對環境的適應與規避行為。
該實驗選取對溫度比較敏感的珊瑚礁魚類模式物種-藍綠色雀鯛(the blue-green damselfish,Chromis viridis),使用實驗室模擬控制水溫變化的方法,采用多通道呼吸室測量法,使用代謝測量系統測量魚的大代謝率(maximal metabolic rates,MMR),標準代謝率(standard metabolic rates,SMR)和有氧代謝率(aerobic metabolic scopes,AMR),使用Lolitrack動物行為觀測分析系統對魚在不同溫度的穿梭池系統中的喜好與規避行為進行觀測與分析。
北京易科泰生態技術有限公司為您提供全面系統的魚類呼吸代謝、游泳測試、行為分析及環境調控方案:
u 斑馬魚靜態呼吸代謝測量系統
u 斑馬魚動態呼吸測量及游泳測試系統
u Aqua-RF水生生物呼吸測量系統
u 水生動物視頻跟蹤及行為分析系統
u 魚類游泳能力研究系統
u 穿梭池動物喜好度觀測系統
u 貝類呼吸代謝及水環境監控系統
u 全自動多通道溶解氧及水溫監測調控系統
u 全自動多通道pH/pCO2監測調控系統